夏雨初歇,沧州城外的渤海湾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林凡静静地站在那座新建的“观潮台”上,手中紧握着的钓竿突然猛地一紧,钓线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拉扯着,末端竟勾住了一片闪耀着奇异光芒的鱼鳞。就在这一瞬间,他的系统界面红光一闪,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检测到渤海湾鱼类资源过度捕捞,奖励民生值70000点,解锁‘水产养殖’技术体系】。他凝视着远处,渔民们正在收网,但那网中的渔获却是稀稀疏疏,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他转过头,对着身旁的渔把头李老栓说道:“老栓叔,这海里的鱼啊,就跟地里的庄稼是一个道理,得让它们也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李老栓听着林凡的话,长叹一口气,缓缓收起了那破旧的渔网,皱着眉头说:“公子您哪知道啊,前些日子晋王的溃兵闯来,把咱们的渔船给抢了个七七八八,如今这修补渔网的麻线都快没了,大伙儿的日子可怎么过哟。”林凡闻言,从衣袖中取出一卷泛着微微荧光的线团,那线团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神秘,他递到李老栓面前:“老栓叔,您瞧瞧这个,这是系统改良出来的‘海蚕丝’,是用深海里的贝类分泌物制成的,韧性可比麻线高出五倍呢,而且啊,它不怕海水浸泡,以后咱们就用这个来修补渔网。”
李老栓接过那“海蚕丝”,仔细摸了摸,眼中满是惊奇。林凡又指了指海湾西侧的潟湖,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咱们可以把这块地方改造成一个‘育苗池’,就用系统给的‘防逃网’把它围起来,先养上三年的鱼苗,让它们在这里好好长大,以后海里的鱼就不会这么少了。”午后时分,阳光洒在沧州城南的“渔具坊”上,张归霸正在那里用算珠仔细地推演着渔网的产量。看到林凡走进来,他赶忙起身,双手递上了一张清单:“公子,按照您之前说的,我们在渔网边缘加装了‘浮水葫芦’,这渔获量倒是提升了两成,不过呢,近海的那些‘石斑鱼’还是很难捕到。”林凡听了,拿起案头上摆放着的那个青铜模型,这可是系统设计的“声波诱鱼器”,他向张归霸解释道:“把这装置沉到石斑鱼聚集的礁区,然后播放系统录制的‘虾群声波’,您想想,鱼儿听到虾群的动静,自然会循声而来,自动聚拢到咱们的渔网里。”
接着,他又翻开了一本兽皮封面的册子,里面详细记载着系统解析的“潮汐捕鱼法”:“每月初一、十五大潮来的时候,咱们就在入海口设个‘迷魂阵’——用系统的‘防腐木桩’插成螺旋形的水道,等潮水退去的时候,鱼群就会被困在中心的水池里,这样捕鱼就容易多了。”正说着呢,他的钓竿突然轻轻颤动起来,系统界面显示,潟湖底竟然沉积着宋代的“煮盐遗址”,里面还蕴含着改良制盐的技术残片。黄昏降临,沧州东市的“盐栈”里忙碌依旧。乌骨达正指导着盐工们过滤卤水,看到林凡进来,他连忙迎上前,双手捧出一些newly produced的精盐:“公子,按照您之前教的方法,我们在卤水中加入了‘石灰乳’,然后又用系统的‘蒸发盘’来熬制,您瞧,这产出的盐粒果然没了之前的苦涩味。”林凡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捻起几粒盐,对着夕阳的余晖细细观察:“还得在盐仓底部铺设系统的‘吸湿矿石’,这样才能保证盐粒终年不干潮。”
他走到栈外的晒盐场,指着那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陶制盐槽,对盐工们说:“把槽底改成系统设计的‘黑色琉璃瓦’,这种瓦片吸收日光的效率能提升三倍,到时候咱们晒盐的速度也会更快。”说罢,他从行囊中取出一枚精致的铜铃,这枚铜铃可不简单,它运用了系统的“超声波”原理:“这是‘驱鸟铃’,可以防止海鸟啄食盐粒,大家把它挂在晒盐场周围。”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有节奏的号子声,那是渔民们正在使用系统改良的“踏车”抽取潟湖积水,那踏车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仿佛是一曲希望的赞歌。深夜,沧州帅帐内烛火摇曳,林凡坐在桌前,面前铺着一张详细的海图。郭崇韬抱着一本厚厚的账本走了进来,烛光下,账本上的民生税明细清晰可见,他轻声说道:“公子,新开辟的‘海参养殖场’初见成效,不过啊,这运输途中的死亡率过高,让人有些头疼。”林凡听了,取出了系统的“保活舱”设计图,指着图纸向郭崇韬解释道:“咱们用双层木桶,在夹层填充上系统的‘蓄冷剂’,再放入‘增氧水草’,这种水草是从系统钓来的,水下植物嘛,它能维持舱内的氧气,这样海参在运输途中就能存活得更久了。”
他又指向海图上的一处暗礁,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在这处暗礁附近,我们可以建造一个‘海上粮仓’,就用系统的‘珊瑚混凝土’来浇筑环形防波堤,堤内养殖贝类与海藻,这样咱们的水产资源就更丰富了。”正说着呢,钓竿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系统界面弹出提示:【检测到海底沉船中藏有‘宋代航海罗盘’,触发特殊垂钓事件】。三日后,林凡亲自率领潜水队前往打捞沉船。那枚刻着水浮针的罗盘被捞出水面的时候,钓线像是有生命一般,自动缠绕了上去,系统瞬间解析出了完整的航海术。林凡抚摸着这枚古老的罗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这枚罗盘,渤海湾的水产就可以首运登州,甚至远销高丽了,咱们的渔民以后可有盼头了。”他立刻下令工匠们按照系统图纸打造“福船”,船身采用系统的“水密隔舱”技术,这样就能抵御八级风浪。
半月后,沧州的渔业己经呈现出新的气象。林凡再次来到观潮台,看到李老栓正指挥着渔民们收网,而网中竟装满了他们从未见过的银鳞大鱼。“公子,您快看啊,这些鱼都是从育苗池游出来的,长得比寻常的鱼快一倍呢!”李老栓捧着鱼,脸上笑出了深深的皱纹。远处的晒盐场上,盐工们正使用着系统的“自动收盐机”将精盐装入麻袋,那机器运转的咔嗒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演奏着一曲丰收的乐章。林凡望着海面上航行的一艘艘福船,船帆上绣着系统解析的星辰航海图,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钓竿末端亮起了微光,系统界面展开新的图谱:【民生技术树“渔樵篇”进度达55%,解锁“远洋捕捞”与“海产腌制”技术】。他知道,当渤海湾的渔民们能够安稳地撒网捕鱼,当盐栈的精盐能够远销西方的时候,这乱世的坚冰,便在不知不觉中融化了,而沧州,也将迎来新的生机与繁荣。
(http://moshangge.com/book/2QUJ-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