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 穿越1935之战争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攻打县城

 

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在正式攻城之前,马营长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侦察兵骑着三蹦子在县城外围进行侦查,并将敌方的侦察兵清扫干净。如果发现了敌人的武装据点,首接发信号弹,很快就会有援军骑着自行车赶过来。

马营长专门给李帅的4排补充了8名老兵以及4挺通用机枪,让他们的火力达到了正常步兵排该有的水准。

但是李帅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看守俘虏的任务分配给了他,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大材小用。只是他深知军令如山,让他去找营长换个任务,他是万万不敢的。

没过多久,周辰来到了战俘营,他想挑一些人手去给后勤帮忙。所幸他有小地图,可以辨别敌我,把那些听话的俘虏挑出来,也可以帮李帅减轻一点压力,一举两得。

一见面,李帅就跟周辰聊起了即将开始的攻城战,说了一下他对战役过程的推测和分析,旁敲侧击,就一个目的——想上战场。

可是周辰就是不搭腔,自顾自的清点俘虏。

“司令员,我可以承担最艰巨的任务。”见状,李帅就有些急了,正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看着袍泽们进步,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他比丢了钱还要难受。

“你现在承担的不就是最艰巨的任务吗?”周辰一脸诧异的说道:“你负责的是人数比你多上十几倍的俘虏,你的任务不是要镇压他们,而是要从根源上杜绝他们暴乱的可能。这需要负责的军官有着很强的统兵能力,还能心细如发,及时洞察局势的变化,随机应变。”

不顾脸上己经变成猪肝色的李帅,周辰一锤定音的说道:“全营就没有谁比你更符合这个条件了。”

望着司令员离去的背影,李帅心里思绪翻涌,凭什么看守俘虏这种差事就非得落到自己头上?就因为自己排里面新兵多吗?

可是转念一想,上次就是因为这帮新兵自己才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

完成了心理建设,李帅就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俘虏的管理工作中。

为了确保南浔线南北两端的炸药埋设不出问题,马营长在完成了北边的炸药埋设工作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南边。

那很自然的,攻城的实际指挥就落到了身为副营长的林福生身上。兵贵神速,当决定开战之后,林福生便第一时间命令二连、机枪连先行出发。

而事实上,周辰在战俘营挑选俘虏的时候,永修县城的外围战己经打响。

成旅长在溃兵逃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做出了判断,敌人至少有一个师的兵力,于是马上发电报向南昌请求援兵。

随后命令官兵抓紧抢修工事,而这也是他自己犯的错。通常一支军队在哪里安营扎寨,就会在周边修筑防御设施,这样虽然费时费力,但却极为安全。

而成旅长却因为部队身处后方,忽略了这一点,致使他们在城外的军营只有居住功能,防护能力只能说是象征性的有一点。

而作为成旅长的老部下,于县长当然要全力配合他的命令,毕竟这也是为了履行自己保境安民的责任。

他让手下打开了县库,拿着大洋挨家挨户的去拉壮丁,帮助挖掘战壕。他自己则亲自去拜会城中的几家大户,让他们出钱出人,共同守护永修县城。

等到二连和机枪连抵达城外的时候,他们己经在城墙脚下挖掘了一片战壕,和若干个散兵坑,在战壕前方还设置了梅花桩、铁丝网等障碍物。挑选精锐部队驻守,把机枪火炮等重火力放在城墙上。

这样战壕和城墙上就会形成交叉火力网,能给敌方冲锋的步兵造成极大的伤亡,使得进攻方的难度大大增加,只是这样的战术己经落后于时代了。

二连和机枪连的两个机枪排共配备24挺MG34通用机枪,但他们在远处构筑机枪阵地时,只动用其中六挺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压制射击,步兵部队则始终按兵不动。

与此同时,机枪连的六门80毫米迫击炮对敌军阵地展开猛烈轰击。城头上仅有的一门克虏伯M1903型75mm野战炮,本可凭借城墙高度和防护优势对迫击炮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己方炮手技术老练,严格按照炮兵手册操作——一轮急速射后立即转移阵地,让敌军根本无法锁定目标。

眼见炮火压制越来越强,亲自在城头督战的158团团长被迫下令步兵冲锋,试图摧毁迫击炮阵地。

可士兵们刚跃出战壕,此前隐蔽的MG34机枪突然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将冲锋的敌军成片扫倒。

少数逃回战壕的士兵也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对着城头大声喊道:“开门,老子要进城。”

“临阵脱逃者,一律军法从事。”158团的团长可是个狠人,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放他们进城,万一敌人在开门的时候跟着冲进来的怎么办?

只是他不开门,这个时候他也快守不住了,这边枪声一响,在周边不远处的侦察兵陆续赶来。

城头上的机枪火力在他们精准的射击能力下,一个又一个的熄火。

城墙上的士兵本以为有垛口的遮掩,会比较安全。

事实却恰恰恰相反,敌人没死多少,己方却伤亡惨重。军心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动摇,于是很快就开始出现了逃兵。

只是被他们的团长果断镇压了,但是这位团长也知道,再这样下去城门失守只是时间的问题。于是,他向士兵们宣称,还有半个小时就会有援军赶到。

暗地里,他让传令兵去旅部报信,他己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而城头上的这些士兵,就是他预定好的替死鬼。

本来,按照德军的战术,在火力上压制敌方之后,步兵就应该勇敢的发起冲锋,把敌人碾成渣渣。

但是周辰更加在乎士兵们的生命,能用火力解决的就尽量避免近战。

而且,他隐隐有一个猜测,越是早期召唤出来的官兵,他们的战术素养和文化水平应该是更高的。毕竟德军单兵素质最强的时候,恰恰是他们大规模扩军之前的十万陆军时代。

他在翻看编制表的时候发现,二连和三连的官兵们,在编制表的信息批注上要略逊于一连。

这在各国的军队中是一种常态,虽然排名不能完全代表战斗力的强弱,但通常番号排名靠前的部队战斗力会更强一些。

系统在这些细节上如此的较真,那难保不会出现后续召唤的部队战斗力开始下降的情况。

因此在他眼里,眼下这些士兵都是军官种子,而李帅、杨文、林福生这些年轻军官都有成为一代名将的潜力。

正是因为他的叮嘱,二连长到现在都还没有发起总攻,而是以机枪火炮持续不断的火力压制,同时分出大部分的步枪手前往另外三门,就等主力部队抵达。

而马上,他就不用再等了,大部队及时抵达战场,总攻的时刻即将到来。


    (http://moshangge.com/book/SGYK-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