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霁,宫墙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像披上了一件素白的锦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反射出晶莹的光芒,整个皇宫都显得格外洁净而肃穆。
沈清辞的晋封旨意,就是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冬日里颁布的。
那日,皇帝萧承翊在早朝后,特意召集群臣,颁布了一道旨意:“沈贵人清辞,聪慧贤淑,性资敏慧,深得朕心。今晋封其为婕妤,赐居长乐宫,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满朝哗然。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晋封沈清辞。虽然只是从贵人到婕妤,看似跨越不大,但在等级森严的后宫,这己经是极大的荣宠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入宫不到半年的妃嫔而言。
相父沈敬之站在朝臣之中,听到旨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女儿得宠,固然是好事,可也意味着她将成为众矢之的,往后的路,怕是会更加艰难。
而后宫之中,反应更是激烈。
淑妃正在自己的承乾宫喝茶,听到太监的禀报,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碎裂开来,茶水溅湿了她华贵的裙摆。
“你说什么?”淑妃不敢置信地看着前来禀报的宫女,声音尖锐,“皇上晋封那个沈清辞为婕妤?凭什么?!”
宫女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跪下:“回娘娘,是真的。旨意己经传遍后宫了,说是……说是沈婕妤聪慧贤淑,性资敏慧……”
“聪慧贤淑?性资敏慧?”淑妃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尖锐地笑了起来,笑声里充满了怨毒,“我看是狐媚惑主,迷惑圣心才对!一个刚入宫没多久的贱人,凭什么爬到我头上来?!”
她原本以为,上次诬陷沈清辞偷盗玉佩的事情,就算不能把她打入冷宫,也能让她失了圣宠,没想到,她不仅毫发无损,反而还升了位份!
这让她如何能忍?
“娘娘息怒!”掌事宫女画眉连忙上前,扶着淑妃,“娘娘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那个沈清辞,不过是暂时得意罢了,皇上的新鲜劲儿一过,她迟早会失宠的。”
“新鲜劲儿?”淑妃冷哼一声,眼神阴鸷,“本宫可等不到那个时候!她不是想升位份吗?本宫偏要让她知道,这后宫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画眉,去,把丽嫔和容嫔请来,本宫有要事与她们商议。”
画眉心中一凛,知道淑妃这是要对沈清辞动手了,连忙应道:“是,奴婢这就去。”
很快,丽嫔和容嫔就来到了承乾宫。
丽嫔和容嫔,都是家世普通、在后宫中不太受宠的妃嫔,平日里都依附于淑妃,想借着她的势力,分得一杯羹。
听到沈清辞晋封婕妤的消息,两人也都露出了嫉妒和不满的神色。
“淑妃娘娘,这沈清辞也太得意了!刚入宫没多久,就爬到了我们头上,真是岂有此理!”丽嫔性子急躁,率先开口抱怨。
容嫔也附和道:“是啊,娘娘。她不过是仗着有几分姿色和小聪明,哄得皇上开心罢了。论家世,论资历,她哪点比得上娘娘您?”
淑妃看着两人,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容:“你们也看她不顺眼?”
“当然!”丽嫔和容嫔异口同声地说。
好。”淑妃点了点头,压低声音,“既然如此,我们不如联手,给她找点麻烦,让她知道,这后宫是谁说了算!”
丽嫔和容嫔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兴奋和狠厉:“娘娘有什么妙计?我们都听您的!”
淑妃凑近两人,低声说了几句。丽嫔和容嫔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娘娘妙计!”丽嫔兴奋地说,“这次定能让那沈婕妤吃不了兜着走!”
容嫔也笑道:“到时候,看她还怎么得意!”
淑妃看着两人跃跃欲试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冷笑。
沈清辞,这可是你自找的。别怪本宫心狠手辣!
沈清辞接到晋封旨意时,正在长乐宫的窗边看书。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书页上,温暖而宁静。
李德全笑眯眯地宣读完旨意,将象征婕妤身份的金册和宝印交到沈清辞手中:“恭喜沈婕妤,贺喜沈婕妤。”
“谢皇上恩典,谢公公。”沈清辞接过金册和宝印,语气平静,没有太多的欣喜若狂,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淡然。
她知道,这个婕妤的位份,既是荣耀,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它意味着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恩宠,也意味着更猛烈的风暴。
“沈婕妤真是好福气。”李德全看着沈清辞平静的样子,心中暗暗赞叹,这沈婕妤的气度,果然非同一般,“皇上说了,婕妤不必过于拘束,安心在长乐宫住着便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多谢皇上体恤,多谢公公转告。”沈清辞微微一笑,让挽翠取了些银两,塞给李德全,“辛苦公公跑一趟,这点心意,还请公公笑纳。”
李德全也不推辞,笑眯眯地接了:“多谢婕妤。那奴才就不打扰婕妤了,告辞。”
送走李德全,挽翠激动得热泪盈眶:“小姐!您终于升为婕妤了!太好了!”
沈清辞看着手中的金册和宝印,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象征着至高的荣耀。可她的心中,却没有太多的波澜。
“只是升了个位份而己,没什么好激动的。”沈清辞淡淡地说,“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
“不管再难,有皇上的恩宠,咱们就不怕!”挽翠信心满满地说。
沈清辞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皇上的恩宠,固然是护身符,可也最是靠不住。在这深宫之中,能真正依靠的,只有自己。
果然,不出沈清辞所料,晋封的喜悦还未散去,麻烦就接踵而至。
首先是份例上的刁难。
按照婕妤的份例,沈清辞应该得到更好的绸缎、珠宝和膳食。可送来的东西,却都是些次等品,绸缎粗糙,珠宝黯淡,连膳食都常常是凉的。
挽翠气得不行:“这分明是有人故意刁难!小姐,我们去找内务府理论!”
沈清辞却拦住了她:“不必。一点小事,不值得兴师动众。”
“可是……”
“无妨。”沈清辞拿起一匹次等的绸缎,仔细看了看,“这料子虽然粗糙,但韧性不错,用来做些日常的衣物,也未尝不可。至于那些珠宝,不过是些身外之物,有无均可。”
她顿了顿,对挽翠说:“去把这些绸缎分给宫里的宫女太监们,让她们自己做些衣物。再把那些珠宝,送给各宫位份较低的姐妹,就当是我晋封的一点心意。”
挽翠愣住了:“小姐,这可是您的份例啊!就这么送出去了?”
“不然呢?留着生闷气吗?”沈清辞微微一笑,“与其让这些东西碍眼,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挽翠虽然还是觉得委屈,却还是依言照做了。
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让沈清辞赢得了不少人心。宫女太监们得了好处,自然对她感恩戴德;各宫位份较低的妃嫔收到礼物,也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那些想通过份例刁难她的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脸色铁青。
紧接着,是宫人的挑衅。
淑妃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个刁蛮的宫女,派到长乐宫当差。那宫女仗着有淑妃撑腰,在长乐宫里横行霸道,对沈清辞也诸多不敬,做事更是故意拖拖拉拉,频频出错。
一次,那宫女给沈清辞奉茶,故意“不小心”将滚烫的茶水洒在了沈清辞的手背上。
“哎呀!奴婢不是故意的!”宫女假惺惺地道歉,眼中却闪过一丝得意。
挽翠气得上前就要掌掴那宫女:“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烫伤婕妤!”
“住手。”沈清辞拦住挽翠,看着自己被烫红的手背,眼神平静地看着那宫女,“你是新来的?”
“是。”宫女不情不愿地回答,态度傲慢。
“看来,是没人教过你宫里的规矩。”沈清辞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挽翠,取宫规来,让她好好学学。”
“是!”
挽翠取来厚厚的宫规,扔在那宫女面前:“给我好好读!一天之内,把宫规背下来!背不下来,仔细你的皮!”
那宫女没想到沈清辞会来这一手,脸色一白:“我……”
“怎么?不愿意?”沈清辞挑眉,“还是觉得,有淑妃娘娘给你撑腰,就可以不把宫规放在眼里?”
提到淑妃,那宫女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她知道,在宫规面前,就算是淑妃,也不能公然偏袒她。
“奴婢……奴婢愿意学。”
接下来的一天,那宫女被挽翠盯着,一字一句地背诵宫规。宫规晦涩难懂,她哪里背得下来?最后被挽翠罚了二十大板,打得她哭爹喊娘,再也不敢嚣张了。
沈清辞看着,没有丝毫的同情。
在这深宫之中,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可淑妃等人,并没有因此而收手。
她们见这些小打小闹无法撼动沈清辞,便开始策划更大的阴谋。
腊八节那天,宫里按照惯例,要举行祈福仪式,后宫妃嫔都要参加。
仪式进行到一半,负责祭祀的太监突然惊呼一声:“不好了!祭台上的玉如意不见了!”
玉如意是祭祀用的重要法器,象征着吉祥如意,若是丢失,可是天大的罪过。
一时间,现场一片混乱。
皇后脸色凝重:“还不快找!”
就在这时,淑妃身边的画眉突然指着沈清辞的侍女挽翠,大声说:“皇后娘娘!奴婢刚才看到,挽翠姑娘鬼鬼祟祟地在祭台附近徘徊!说不定……说不定玉如意就是她偷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挽翠身上。
挽翠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下:“皇后娘娘明鉴!奴婢没有!奴婢根本就没靠近过祭台!”
“不是你是谁?”画眉咄咄逼人,“刚才就你在那附近!除了你,还能有谁?”
淑妃也适时开口,语气“公正”:“皇后娘娘,虽然沈婕妤平日里谨言慎行,但此事关系重大,还是仔细查查为好。不如就搜查一下沈婕妤的长乐宫,也好还她一个清白。”
这话听起来是为沈清辞着想,实则是想借机羞辱她。
皇后犹豫了一下,看向沈清辞。
沈清辞神色平静,缓缓开口:“皇后娘娘,臣妾相信挽翠的为人,她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但既然有人怀疑,臣妾愿意接受搜查,以证清白。”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画眉:“只是,若是搜查不出,还请皇后娘娘为臣妾和挽翠,讨回一个公道。”
画眉被她看得心里发虚,却还是硬着头皮说:“若是搜不出,奴婢甘愿受罚!”
皇后点了点头:“好。来人,去长乐宫搜查。”
很快,搜查的人就回来了,脸色难看地禀报:“皇后娘娘,没找到。”
“什么?”画眉不敢置信。
淑妃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
沈清辞看着她们,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画眉姑娘,现在可以还挽翠一个清白了吗?”
画眉脸色惨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皇后娘娘,”沈清辞转向皇后,语气严肃,“臣妾怀疑,这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祭祀仪式如此重要,玉如意不可能平白无故消失,定是有人早就预谋好的!”
皇后也觉得事有蹊跷,点了点头:“说得有道理。来人,把今天负责祭祀的所有人,都带下去严加审问!”
“是!”
很快,真相就水落石出了。
原来是画眉买通了负责看守祭台的小太监,偷走了玉如意,藏在了祭台后面的缝隙里,想嫁祸给挽翠,进而陷害沈清辞。
人证物证俱在,画眉无从抵赖。
皇后勃然大怒:“大胆奴才!竟敢在祭祀仪式上弄虚作假,栽赃陷害!拖下去,杖毙!”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啊!”画眉吓得魂飞魄散,不停地向淑妃磕头求救,“娘娘救我!是您让我这么做的啊!”
淑妃脸色铁青,厉声喝道:“胡说八道!本宫什么时候让你这么做了?!”
皇后何等精明,一看就知道其中必有猫腻。但她也知道,没有首接证据,很难扳倒淑妃。
她最终只能恨恨地说:“念在你是淑妃宫里的人的份上,留你一条全尸,赐毒酒一杯!”
画眉被拖了下去,临死前还在不停地咒骂淑妃。
淑妃坐在那里,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却只能强装镇定。
经此一事,虽然没能扳倒淑妃,却也让她损失了一个心腹,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沈清辞在后宫中的声望,反而更高了。
大家都看出来,这位沈婕妤,不仅深得皇上宠爱,更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连皇后,对沈清辞也多了几分欣赏和忌惮。
仪式结束后,皇帝萧承翊特意召见了沈清辞。
“今日之事,让你受委屈了。”萧承翊看着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
“臣妾不敢。”沈清辞摇头,“能查明真相,还臣妾和挽翠一个清白,就好。”
“你倒是看得开。”萧承翊笑了笑,“若是换成别人,怕是早就哭闹不休了。”
“哭闹解决不了问题。”沈清辞平静地说,“臣妾相信皇后娘娘会查明真相,也相信皇上会为臣妾做主。”
萧承翊看着她平静而坚定的眼神,心中越发欣赏。
这个沈清辞,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你做得很好。”萧承翊点了点头,“这件事,朕不会就这么算了。淑妃……太让朕失望了。”
沈清辞没有接话。她知道,皇帝心里自有分寸。
离开皇帝的寝宫,沈清辞走在铺满白雪的宫道上,月光洒在她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她知道,这次的风波虽然平息了,但淑妃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未来的路,依旧充满了荆棘和挑战。
但她并不害怕。
每一次的风波,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的化解,都让她更加坚韧。
她抬起头,看着皎洁的月光,眼神坚定。
她会继续走下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深宫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那些试图阻挡她的人,只会被她远远地甩在身后。
晋升婕妤引发的风波,最终以沈清辞的胜利而告终。她不仅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更向整个后宫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http://moshangge.com/book/SG6T-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