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小说 > 五等分的修仙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铁布衫

 

“杨圣女,你让我练铁布衫?”

感受着脑海中浮现的记忆,王三衣惊讶道:

“你不觉得铁布衫这门功夫,与我的画风不太对吗?”

仓促之间,王三衣也不管刚刚杨梦婵的叮嘱,还是称呼对方“杨圣女”。

而杨梦婵感受着王三衣的惊讶,却是略带俏皮地轻笑道:

“本体,相比于画风,你最要紧的还是想办法保住性命吧!”杨梦婵道:

“我与你一体同人,对你的心思也极为了解。我们的前世暂且不提,今生的你是个寒门书生,一向爱好风雅。就算练武,也肯定希望练习飘逸灵巧的武学。只是这般飘逸潇洒的武学,非是旦夕间可以练成。”

“更不用说如今你还身受重伤,仇家却马上便要上门。如此危急之下,除了《铁布衫》这样的外门横练功夫,便只能修行《葵花宝典》、《辟邪剑谱》这种邪门武学能够速成保命了。怎么,难道为了保住性命,你连男儿家的命门也不要了吗?”

“若是你连男儿的尊严都不要了,那索性也不要练武了,乖乖让人打死便是。如此等你一死,你我便重归一体。届时你便是我,也是佛门圣女杨梦婵,不再是如今的男儿身。这不比自宫要干净利索得多吗?”

原本王三衣还以为杨梦婵是个出身佛门,仁爱慈善的圣女。可没想到作为自己的分身,这杨圣女固然善良,但善良中也带着些许狡黠。王三衣就不信这偌大的藏书阁,浩如烟海的武林秘籍中,就没有一门适合自己的功法。她之所以给自己这门《铁布衫》,八成也是存了看笑话的心思。

但谁让王三衣是有求于对方,他自然不会不识好歹。毕竟,这杨梦婵就算是自己灵魂碎片所化,但她终究与自己分为两人,没有义务一定要救助自己。人家愿意给自己一本《铁布衫》,便己然是大慈大悲。只要能保住性命,《铁布衫》就《铁布衫》吧!总比死了强。

如此,就见杨梦婵又走到藏书阁中记载外门武学的地方,拿起一根玉碟感应起来。

不多时,王三衣便觉得又一股记忆传到脑海之中。

《六合枪》。

“之前攻击你的那人拳脚有力,招法狠辣。你就算练了《铁布衫》,也不可能在拳脚较量中胜过对方。故而这本《六合枪法》,你须得在《铁布衫》外多加修行。这虽然只是一门粗浅的器械功夫,但招法简单,大开大合。你若练熟了其中的招式,寻常武师赤手空拳之下,绝不是你的对手。”杨梦婵又道。

闻言,王三衣开始细细感悟《六合枪》。片刻之后,他又疑惑道:

“怎么是枪法?我还以为是刀法呢?不是说所有兵器之中,刀法最容易练的吗?”

杨梦婵摇摇头道:

“诸般兵器之中,从来都是枪法入门最易,威力却是最大。毕竟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许多农夫平生未曾练武,靠着一杆长枪,照样能在战场上击杀百战名将,就是这样的道理。再者,就算给你刀法,你到哪儿去找刀啊?”

闻言,王三衣思索片刻,才发现他们青坡村根本没有刀剑,只有村民做饭用的菜刀和割草用的朴刀。

那菜刀就不说了,所谓的朴刀本质上也是一个长杆上捆着一把割草用的镰刀。这样的朴刀名义上是刀,实际用起来和枪差不多。相比之下,想要施展枪法,只要将一根木杆削尖了便是,远比刀剑之类的容易弄到手。

总之,有了《铁布衫》,又有了《六合枪》,王三衣便算是有了一线生机。

也是因为接连接受了两段记忆,王三衣此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贫乏,萎靡不振。见此,杨梦婵提醒道:

“你虽然是本体,但毕竟不曾修行。相隔千山万水精神交流,这对神魂耗损极大。故而以后你若想与我联系,最好相隔一个月再说。不然神魂受损之下,要么成为痴傻之人,要么魂飞魄散。切记,切记!”

听到杨梦婵的提醒,王三衣也是一惊,当即便断绝了与杨梦婵的联系。

感受着本体与自己之间的联系渐渐消散,藏经阁中的杨梦婵却是悠然笑道:

“想不到,我居然是别人的分身。而且从刚刚的感应来说,类似我这样的分身还不止一个……也不知道,其它的分身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

如此半日之后,昏迷中的王三衣从睡梦中睁开了眼睛。

之前与杨梦婵建立精神连接,对他的精神损耗极大。虽然未曾伤及根本,也让王三衣觉得头疼欲裂。见此,王三衣不由得回想起了之前杨梦婵的提醒,一月之内绝不能再次与她联系。不然的话,不是成为傻子,就是死翘翘了。

“哎呀,真疼啊!”

王三衣哀嚎一声,一旁立刻有一个中年妇人跑了过来,对王三衣道:

“诶呦,小衣啊,你没事儿吧?你可千万不能死啊,你们王家还要你传宗接代呢!”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王三衣知道,这是自己的邻居,也是自己的姨妈,李婶。

李婶是王三衣娘亲的堂妹,从小看着王三衣长大。王三衣的父母去世之后,也是李婶照看着王三衣,给他洗衣做饭。这样的养育之恩,让王三衣无以为报。所以长大之后,王三衣便从王家祖传的土地中,分出了五亩给了李婶他们家,算是对她的报答。

如此一来,王三衣与李婶家更加亲近。李婶首接将王三衣看做半个儿子,王三衣也将李婶视作干娘。王三衣被人毒打后,李婶可谓是忙里忙外,到处找大夫替王三衣救命。如今见到王三衣睁开眼睛,身体渐渐恢复,她也是打心里高兴。

见到李婶有些憔悴的脸,王三衣也是觉得一阵内疚。故而他强打着精神,对李婶道:

“李婶,有吃的吗?饿了。”

“饿了,饿了好呀!饿了就说明有胃口,有胃口就说明死不了!你等着,我马上去给你做。”

眼见王三衣有了胃口,李婶脸上立刻洋溢起了笑容。当即走到灶台,点燃柴火,为王三衣做饭。而王三衣也是趁此机会,开始回忆起脑海中的《铁布衫》与《六合枪》。

杨梦婵与王三衣灵魂出自一源,故而杨梦婵传给王三衣的记忆,也铭刻在王三衣的识海之中。只要稍微回忆,《铁布衫》与《六合枪》的记忆便浮现在王三衣脑海中,丝毫不差。那杨梦婵出身当世修行大派的水月庵,能被这样一个修行大派收藏的武学,又岂是等闲?就算是杨梦婵眼中粗浅的横练功夫,放在人间江湖之中也是一等一的神功秘籍。

王三衣稍一感应,便发现这门《铁布衫》中包含拳脚、刀招、药浴、横练、内家吐息等诸多内容,可谓是一本内外兼修的上乘武学!完全不是江湖把式用来卖艺的粗浅功夫。其中蕴含的武学至理,便是两世为人的王三衣看了也是感触颇多。所以回味之后,王三衣不禁在心中叹道:

这哪里是什么《铁布衫》?若是换个武侠世界,这功夫完全可以被称作《金刚不坏神功》。

果然,修仙大派就是好,随便掉点毫毛就是其它世界拼尽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成果。甚至不说其它世界了,就是放在人间江湖,杨梦婵随意交给自己的《铁布衫》,也是能让江湖众人争抢的武林秘籍,说是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如此感悟之后,王三衣便开始依照着《铁布衫》上记载的内家吐息法门,开始《铁布衫》的修行。

作为一门外门横练功夫,杨梦婵赠予的《铁布衫》固然蕴含着内家吐息法门,但主要的修行方法与大部分横练功夫也没什么不同。须得借由各类兵器反复捶打身体皮肉,再以药浴与内家功法调息,如此循环往复,方才能将肉身练得金刚不坏。便是别人用锋锐的剑气劈砍,也难以破功。

王三衣此时刚刚被人打成重伤,正好满足了《铁布衫》的修行条件。只要他运转《铁布衫》的内家功法,便能促进身体恢复。如此不消数日,王三衣便能行动自如。甚至还能破而后立,练成《铁布衫》的第一层功夫。自此,虽然谈不上刀枪不入,但寻常江湖人的拳脚便不用放在心上了。

如此修行了片刻,王三衣虽未感受到内息,却觉得身上躁痒难耐,骨头经脉仿佛有了意志,开始不受控制地躁动。

见此,王三衣虽然浑身难受,内心却暗暗欢喜。只因为体内的躁痒感,正是身体恢复的征兆。自己借由《铁布衫》搬运的气血,正在敦促身体快速恢复。这样的躁痒感只要持续两三天的时间,自己的身体便能恢复。

这《铁布衫》不愧是修行门派收藏的武林秘籍啊,效果居然这么好!

只是没等王三衣高兴太久,他就觉得腹中一阵贫乏,一股前所未有的饥饿感席卷全身。

原来自从被毒打之后,王三衣便有两天时间不曾进食。如今又修行这耗费气血的横练功夫,他体内原本就所剩不多的营养自然被迅速耗尽。故而只是片刻之后,他就感到前所未有的饥饿。这感觉源自身体的本能,远比血肉愈合的躁痒感要难受许多。以至于王三衣不受控制地叹道:

“哎呀,好饿啊!”

就在此时,李婶在灶台也忙活得差不多了。

听到王三衣又说自己饿了,她当即端着饭菜来到王三衣的身前:

“小衣,饿就好,饿就对了!大夫说了,你越是感觉到饿,就说明你的身体好得越快。来,赶紧吃吧!”

说着,王三衣看向面前,就见李婶给自己端来了一碗米饭,一碗炒青菜,一碗腌萝卜,还有一碗鸡蛋羹。

放在现代,这样的饭菜不要太寒酸。但在如今这方世界,就算是王三衣这样的小地主,平常也吃不起这样的饭菜。尤其是那一碗鸡蛋羹,那是农家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也就是王三衣伤了筋骨,李婶才会将家中老母鸡下的蛋煮给王三衣吃。换做是平常,这些鸡蛋都是应该送到县城去卖,换成钱财贴补家用的。

眼见饭菜放在跟前,饿得不行的王三衣当即大口吃了起来。他本就两天没吃饭了,如今又因为修行《铁布衫》的原因耗损巨大,故而手中的米饭很快就被吃了个精光,面前的青菜萝卜也被吃了大半。

发现王三衣手里的米饭空了,李婶当即为他加饭加菜。如此不过片刻,王三衣便吃了三碗米饭,青菜鸡蛋也被他吃了个精光。但就是如此,王三衣也觉得自己只是吃了个半饱。

看到平常连喝粥都不会多喝的王三衣,居然一次性吃了这么多,李婶也是大吃一惊。可一想到王三衣毕竟是昏迷了两天,这么长的时间没吃饭了,气血都亏空了。一次性吃这么多,也是正常。

如此吃完之后,李婶便带着碗筷到一旁的灶台清洗起来。一边洗着,一边李婶还对王三衣道:

“小衣啊,你以后可得小心呐!这个赵二喜,就是个流氓蛋子!他抢了李村长的家产还不够,连你们王家的田产也被他盯上了。这一次你进城的时候被人毒打,八成就是他雇的人。我看以后一段时间呐,你也别去县城进学了,就留在家里温书吧!”

青坡村一共也就三百号人,大家平常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根本藏不住秘密。赵二喜的心思,整个青坡村都知道。像是王三衣这样被人一阵毒打丢了性命,或者被诬告丢了家产的,己经不是第一家了。所以整个青坡村对赵二喜可都是恨之入骨,可偏偏谁也不敢招惹赵二喜,谁让赵二喜傍上了县城的二老爷呢?

都说铁打的县丞,流水的县官。自古以来,普通百姓最害怕的就不是县太爷,而是县里的县丞。作为年城的二老爷,县丞张明德虽然只是个不第秀才,但张家却是年城有名的士绅。自张明德的祖辈开始,他们张家就是年城的二老爷。如今传到张德贵,己然是第五代的二老爷了。

五代人,近百年的时间,盘根错节之下,张家己然是年城名副其实的土霸王。别说是他们这些普通村民,就是县太爷也得巴结他们。不然的话,朝廷的考评上,县太爷就别想得到个好结果。

赵二喜傍上了县丞张明德,在青坡村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大家都知道他是二老爷养的狗,但谁敢真的得罪二老爷打狗啊?所以就算王三衣差点被人打死,李婶也没有一点让王三衣报仇的想法,而是让他在家躲着。因为大家得罪不起赵二喜,更得罪不起赵二喜背后的张家!


    (http://moshangge.com/book/S3FM-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