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随手搁下瓜子,轻轻一笑。
“阁老,别责怪袁爱卿了,让他进御书房,自然信得过他。”
袁崇焕浑身一颤,抬头望向曹操,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
皇帝信我?
真的信我吗?
如果皇帝信我,我这条命卖与朱家又如何?!
“皇上明鉴!臣杀毛文龙,是为大明辽东战局考虑。”
“毛文龙虚报兵额,冒领饷银!皮岛商船往来,倒卖军资中饱私囊!不杀,何以正军纪?”
曹操温和的看着侃侃而谈的袁崇焕。
他,确有名臣之相,但,胸襟不足。
若无掣肘,恐成大患。
毛文龙的心思,曹操心中明白。
眼下左右逢源,爱上了当土皇帝的滋味儿。
但他的存在,时刻威胁着建州,让皇太极不敢妄动。
这功肯定是大于过的。
此人不能杀,杀了,辽东必然大乱。
皮岛必须派人去一趟,让其不要忘记君臣本分。
“孙主事,你如何看待此事?”
孙传庭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
他脑子一转,沉声答道。
“督师所言极是,若毛总兵确是如此,当杀,以儆效尤。杀与不杀,当由圣裁。”
曹操眼底掠过笑意。
是个明白人。
“替朕走一趟皮岛,告诉毛文龙,好好当差,莫因些许身外之物而断送前程。他儿子,该入国子监了。”
孙传庭听闻,内心波澜翻涌,自入京后便悬于半空的心,此刻终见落地时机。
此乃帝王对他的试炼,一场证明己身的机缘。
袁崇焕所献十策,大获曹操肯定。
但同时告诉了他,时机未至,尚需忍耐,待万事俱备,再择良机出手整顿。
皇帝不杀毛文龙,但袁崇焕依旧视他为九边隐患。
行至宫门外,袁崇焕扶住面色微愠的孙承宗,低声道。
“阁老,皇上明言不杀,可九边捱不起这拖延之苦啊。”
孙承宗咳嗽了两声。
“百雅,皇上重用你,可你不该冒然请杀毛文龙。”
“为何?毛文龙尾大不掉,再不杀,恐酿更难处之势。”
孙承宗轻笑一声,抬手点袁崇焕眉心。
“呵呵,你将皇上想的太浅薄了。你不妨细思,派孙传庭前往皮岛,这道圣旨,究竟意欲何为?”
袁崇焕一错神,微微摇头,叹道。
“用家眷牵制而己,有何用处。”
“你啊,你啊,偏只看皮毛,怎不曾想到,皇上或要以孙传庭换了毛文龙?你仔细想想,毛文龙当真罪该万死?砍了他的头,九边不会生乱?”
袁崇焕足下一滞,半晌未能言语。
“孙传庭并无显赫之功名,皇上会擢其为统兵总帅?”
“哎,百雅,孙传庭乃皇上钦点之人,又何须显赫功绩?再者,皮岛之效,不在攻伐,牵制便足矣……”
袁崇焕方才有所悟,收敛心思,稳目看向孙承宗,肃然行礼。
“多谢阁老教诲。”
纵观局势,袁崇焕只要皮岛听他指挥即可。
至于换谁,无伤大雅。
孙承恩刚欲登车,忽见王承恩一路疾奔而来。
一面急唤一面躬身行礼。
“阁老,阁老,且留步!”
孙承宗缓缓驻步,侧首望去。
见王承恩满脸急色,不由微蹙眉头,扫视西周皇城轮廓,低声呵斥。
“慌作甚!何事?”
王承恩深吸几口气,压住慌乱,恭声回禀。
“阁老,咱家错了!皇上唤您速回宫,有急事相商!”
看着孙承宗随王承恩一道归去,袁崇焕于人群间静立,若有所思。
他暗自低喃,眼中火光与忧愁交织。
皇上所言不虚。
大明江山,当真不太平矣。
此时当稳步为策,先调内乱,方能从容御外。
如今,守好国门,给皇上争取时间。
曹操满面怒容,将陈奇瑜与洪承畴联名奏章重重掷在御案之上。
“阁老,你瞧!朕何曾亏待过陕北百姓?朕亲驻陕北月余,殚精竭虑,他们为何反朕!竟敢妄称闯王!”
孙承宗接过奏章,凝神细读,神情微凝。
他明白皇帝的愤怒。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王二初讨平,陈奇瑜新政甫始,局面未稳。
不料此时又燃连天之火,乱象再起。
“皇上,莫急,流寇而己,臣以为,可以利用此事,编练三大营。”
曹操喘了几口粗气,自知失态。
“阁老所言极是。京营乱象丛生,此为契机,一则清算空饷,二则招募新兵,以战练兵。朕以为,区区民乱,不必三大营齐出。不如派满桂前往,让曹变蛟去五军营当个前锋。”
“朕刚免了天下百姓一年赋税,正好让陈奇瑜开展新政。”
高迎祥坐在一块石头上,眼瞅着山下那群神色憔悴的农夫。
他自然不知道,远在京城里的皇帝以为他暴跳如雷。
“迎恩,官仓有多少粮食?”
高迎恩豁着牙笑,草鞋头露出黢黑的脚趾。
“哥,怕是有几千石哩!”
“分七成给他们。”
“分...分咧?”
高迎祥一鞋底抽过去。
“瓜怂!不分留着喂官军?留三车糜子面,余下的乡亲们,能拿多少拿多少!”
“老回回!张献忠,过来!”
马守应身材瘦小,一双眼睛却极为明亮,身披一件破旧的褐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磨损的麻绳。
他闻声转身,双手插在长袍的破洞里,脚下一滑,踉踉跄跄向前走了几步。
嘴角一咧,露出几颗发黄牙齿。
“闯王,啥事儿喊得这般着急?”
一旁的张献忠身高魁梧,一脸黝黑,额上有一道横贯眉间的浅疤。
听见高迎祥招呼,手里拎着一根粗大的木棒,往前迈步。
两人一前一后,笑呵呵走到高迎祥面前。
“赶紧把粮食收了,回寨子,牛军师等着咱们呢。”
山道间蜿蜒着两千余人的长龙,火把在暮色中连成跃动的星河。
麻鞋踩碎枯枝的脆响惊起鸟儿,翅膀掠过扛粮汉子汗津津的脖颈,惹得队伍里爆出一串粗犷的笑。
转过虎头岩,山寨箭楼瞭望的农夫敲响铜锣,寨门洞开。
留守的妇孺举着松明涌出来。
牛金星与一人立在聚义厅前的石阶上,眼见火把洪流漫过吊桥。
高迎祥快步走了过去。
“牛军师,大丰收啊,够我们吃到开春了。”
他这才发现牛金星旁边站着一人,问道。
“这位是?”
牛金星凑过去,轻声说道。
“京城来的。”
(http://moshangge.com/book/OPQQ-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