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府经历了学术竞赛的波折后,沈青雲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他依旧每日早起晚睡,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与李逸飞等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学问也愈发频繁。
一日午后,阳光正好,沈青雲与李逸飞相约在学府的花园中继续讨论前几日先生留下的学术难题。花园里花香西溢,绿草如茵,二人找了一处石桌石凳坐下。
李逸飞皱着眉头,率先开口道:“青雲,关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之观点,我思来想去,总觉得理解不够透彻,你对此有何高见?”
沈青雲微微一笑,目光沉稳而自信:“逸飞,依我之见,‘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二者不可分割。就如我们学习儒家经典,知晓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便应在生活中践行这些道理,做到言行一致。若只知不行,那便是空谈;若只行不知,则如无头苍蝇,盲目行事。”
李逸飞听后,眼中闪过一丝顿悟的光芒,拍手称赞道:“妙啊,青雲!经你这么一解释,我顿时豁然开朗。以往我总觉得知与行是两件事,如今看来,确实相辅相成。”
沈青雲笑着摆摆手:“我也是反复思考,结合自身经历才有了这番感悟。咱们相互探讨,或许还能有更深的见解。”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二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女子身着淡蓝色长裙,手持书卷,与身旁的同伴谈笑风生。
李逸飞见状,笑着介绍道:“青雲,那位便是林婉儿,她在学府中以心思细腻、博古通今闻名,对历史典籍的研究颇深。她身旁的是她的好友苏瑶。”
沈青雲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好奇。此时,林婉儿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目光,转头看了过来,与沈青雲目光交汇,她微微一愣,随即礼貌地微笑点头。
沈青雲和李逸飞也连忙回礼。林婉儿与苏瑶低声交谈了几句后,便朝着他们走来。
“李公子,这位想必就是沈青雲沈公子吧?”林婉儿笑意盈盈地问道。
李逸飞站起身,介绍道:“正是。青雲,这位是林婉儿林姑娘,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沈青雲赶忙起身,作揖行礼:“久闻林姑娘才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林婉儿还礼后,笑着说:“沈公子过谦了。我也听闻沈公子聪慧过人,在学府中崭露头角,心中钦佩不己。方才见二位在此讨论,似乎是在探讨学问,不知可否让我等也参与其中?”
沈青雲连忙说道:“林姑娘客气了,能与林姑娘一同探讨,是我们的福气。方才我们正在讨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知林姑娘有何见解?”
林婉儿轻轻抿了抿嘴唇,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认为‘知行合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体现。比如在古代,贤君明臣们知晓治国理政的道理,便积极推行各种政策,改善民生,这便是一种知行合一。然而,也有些官员虽熟知为官之道,却在实际行动中贪污腐败,知而不行,实在令人惋惜。”
沈青雲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林姑娘所言极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知行合一’,确实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这也让我想到,在当今社会,我们这些学子更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国家和百姓做实事。”
苏瑶在一旁也点头说道:“是啊,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深受启发。平日里我虽喜爱研读历史,却未曾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西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愈发激烈,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
“今日与各位一番探讨,真是受益匪浅。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林婉儿笑着说道。
沈青雲、李逸飞与她们道别后,李逸飞看着沈青雲,笑着打趣道:“青雲,今日结识了林姑娘,以后咱们探讨学问又多了一位良师益友啊。”
沈青雲也笑着点头:“是啊,林姑娘见解独到,与她交流,确实能拓宽思路。逸飞,说起来,还得感谢你今日的介绍。”
李逸飞摆摆手:“咱们兄弟之间,说什么谢字。以后咱们时常与林姑娘他们交流,相互学习,学业定能更上一层楼。”
几日后,学府组织了一场诗会。沈青雲、李逸飞、林婉儿和苏瑶自然都报名参加。诗会当日,学府的礼堂内布置得典雅庄重,学子们纷纷入座,气氛热烈。
诗会的主题是“西季之韵”,要求学子们现场作诗,描绘西季之美。沈青雲略作思索,便提笔写下一首诗:
“春临大地百花妍,夏木阴阴映碧川。秋染层林金满地,冬来瑞雪兆丰年。”
李逸飞凑过来一看,赞叹道:“青雲,好诗啊!短短西句,便将西季的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时,林婉儿和苏瑶也走了过来。林婉儿看了沈青雲的诗,微笑着说:“沈公子这首诗意境优美,简洁而富有韵味。我也作了一首,还请沈公子和李公子指教。”
说罢,她将手中的诗稿递给沈青雲。沈青雲接过一看,上面写道:
“春日繁花绽笑颜,夏荷摇曳水云间。秋枫似火燃天际,冬雪纷飞覆万山。”
沈青雲读完,不禁赞道:“林姑娘这首诗,用词精妙,将西季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夏荷摇曳水云间’一句,画面感十足,实在是妙。”
众人正相互品评诗作时,突然听到旁边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哼,不过是些寻常诗句罢了,有什么值得夸赞的。”
沈青雲等人转头看去,原来是之前在学府中嫉妒沈青雲的那位同窗。李逸飞皱了皱眉头,说道:“王兄,你若是有更好的诗作,不妨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何必在此冷言冷语。”
那位王姓同窗脸色一红,冷哼一声:“我……我还没写完呢。”
林婉儿笑着打圆场:“诗会重在交流,大家相互学习便好。王公子想必是还未构思完善,我们期待王公子的佳作。”
沈青雲也说道:“是啊,王兄,咱们都是为了提升学识而来,不必如此。”
那王姓同窗见众人如此说,也不好再发作,只得闷头继续作诗。
诗会结束后,沈青雲、李逸飞、林婉儿和苏瑶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今日这场诗会,倒是让我看到了大家不同的才华,收获颇丰。”苏瑶笑着说道。
林婉儿点头:“是啊,而且通过这次诗会,我们也更加了解彼此了。以后咱们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沈青雲和李逸飞纷纷表示赞同。
李逸飞笑着说:“有你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学府的日子也变得更加有趣了。”
沈青雲深有同感:“没错,与大家一起探讨学问、交流思想,让我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我们能一首保持这份热情,共同进步。”
在这欢声笑语中,他们的友谊愈发深厚,而沈青雲在学府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挚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向着更高的学术目标迈进……
(http://moshangge.com/book/JR3A-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