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黄昏,夕阳将皇宫的琉璃瓦染成一片金红。太后寝宫"凤仪宫"内,宫女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殿宇之间,手中的银盘盛着时令鲜果,青瓷碗里是刚熬好的燕窝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太后端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抚过紫檀木案几的边缘。她身着绛紫色凤纹锦袍,发髻上的金凤步摇随着她微微侧首的动作轻轻晃动,在烛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太后娘娘,襄王殿下己在殿外候着了。"贴身宫女青鸾轻声禀报。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恢复了平静:"让他进来吧。"她转头对身旁的嬷嬷道:"今日家宴,不必拘礼,让他们都自在些。"
殿门开启,襄王缓步走入。他身着一袭墨蓝色锦袍,腰间玉带上悬着一枚青玉佩,面容清俊却带着几分憔悴。那双与太后极为相似的眼睛下,隐约可见淡淡的青影。
"孙儿参见母后。"襄王行礼时,声音低沉而克制。
太后细细打量着这个让她又爱又忧的孙子,心中轻叹。自赵严那件事后,襄王便整日郁郁寡欢,甚至连续数日住在宫中不愿回府。她伸手扶起:"起来吧,好孙儿,今日家宴,不必多礼。",拍了拍他的肩膀。
襄王首起身,目光却避开了太后的眼睛。他走到一旁坐下,手指无意识地着玉佩,神情恍惚。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母后!女儿回来了!"
紫萱公主风风火火地闯入殿内,身后跟着一溜小跑都跟不上她的宫女们。她穿着鹅黄色绣牡丹的衣裙,发间只简单簪了几朵珠花,却衬得她肤若凝脂,明艳动人。
"你这丫头,还是这般没规矩。"太后嘴上责备,眼中却满是宠溺。
紫萱笑嘻嘻地行了个礼,便扑到太后身边坐下:"女儿想死母后了!"她转头看向襄王,眨了眨眼:"哟,我们可爱的襄王殿下也在啊。"
襄王勉强扯出一丝笑容:"阿姑。"
紫萱敏锐地察觉到侄儿情绪不对,正要询问,殿门再次打开。玉婉公主缓步走入,她身着淡粉色纱裙,举止端庄,与紫萱形成鲜明对比。
"婉儿见过母后,见过阿姊,见过王兄。"玉婉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轻柔似水。
太后满意地点头:"都到齐了,传膳吧。"
宫女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摆上桌。水晶虾仁、芙蓉鸡片、清蒸鲈鱼...香气西溢,令人食欲大动。
紫萱夹了一块蜜汁火腿放到太后碗中:"母后尝尝这个,女儿特意让御膳房准备的。"
太后笑着摇头:"你这丫头,就知道哄我开心。"却还是夹起来尝了一口,点头称赞。
玉婉小口啜饮着面前的银耳羹,忽然抬头,眼睛亮晶晶的:"阿姊,母后,我在研修院见到柳明辰大人了!"
紫萱挑眉:"哦?那位才高八斗的柳大人?"
"正是!"玉婉脸颊微红,"他讲解《诗经》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见解独到。特别是解读'关关雎鸠'一章时,将君子求淑女比作明君求贤臣,真是妙极了!"
紫萱看着妹妹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打趣:"看来我们婉儿对柳大人很是钦佩啊。"
玉婉连忙摆手:"阿姊别胡说!我只是仰慕柳大人的才学..."
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玉婉一眼,又瞥向沉默不语的襄王,忽然道:"说起柳家,哀家记得襄儿画的柳如是的画像别有风韵?"
襄王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顿,低声道:"祖母说笑。"
紫萱眼睛一转,笑道:"皇侄你几日没有到研修院了?昨日柳教习还提起你呢!我们襄王殿下想自己的教习还不去看!"
襄王耳根微红:"阿姊..."
太后看着孙儿难得露出窘迫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年轻人有喜好是好事。皇孙的肖像画好,其实他的山水画更是意境深远,哀家也很欣赏。"
紫萱,趁机道:"母后,不如改日请柳如是入宫让母后瞧一瞧,看看襄王的画究竟如何?"
襄王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又黯淡下去:"不必了...儿臣近来无心。"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玉婉不安地看了看兄长,又望向太后。紫萱则若有所思地盯着襄王。
太后放下筷子,轻叹一声:"襄儿,你连日住在宫中,可是有什么心事?"
襄王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指节发白。他垂着眼帘,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皇祖母...儿臣只是...只是..."
紫萱突然站起身:"母后,女儿这次从北境带回了一坛上好的桂花酿,不如现在取来尝尝?"
太后明白紫萱是在为襄王解围,便顺着说道:"也好。青鸾,去取酒来。"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紫萱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北境见闻,逗得太后面露笑容,连襄王的神情也松动了几分。
"...
当时那商贾还想骗我说那玉镯是和田玉,我一眼就看出是赝品..."紫萱眉飞色舞地说着,忽然注意到襄王面前的菜肴几乎没动,便夹了一块他平日最爱的糖醋排骨放到他碗里,"尝尝这个,别光喝酒。"
襄王怔了怔,低声道谢。他抬头看向紫萱,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玉婉见状,也道:"皇侄,研修院新进了一批书,有不少是你喜欢的兵法和史籍,改日...改日我陪你去看看?"
襄王看着姑姑小心翼翼的样子,心中一暖,勉强笑道:"好。"
太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既欣慰又忧虑。她放下酒杯,缓缓道:"一家人团聚,最是难得。你们亲人要互相扶持,莫要让外人钻了空子。"
紫萱敏锐地察觉到太后话中有话,正色道:"母后放心,女儿明白。"
玉婉虽然不太懂太后的深意,但也认真点头。襄王则沉默不语,只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夜色渐深,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殿内,为每个人的面容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太后看着围坐在桌前的儿女们,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眷恋。
"时候不早了,你们各自回宫休息吧。"太后起身,众人也随之站起。
紫萱扶着太后的手臂:"女儿送母后回寝殿。"
玉婉向太后行礼告退,又对襄王道:"皇侄...保重身体。
紫萱说,“皇侄,你是否愿同驸马一起历练一下,省得太无聊。"
襄王思忖一下,点点头,目送妹妹离开,自己却站在原地未动。
太后回头看他:"襄儿还有事?"
襄王嘴唇颤抖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深深一揖:"孙儿告退。"
太后拍拍孙儿的手:"无妨,时间会冲淡一切。只是..."她望向殿外漆黑的夜色,"让你去跟着驸马历练一番,晚些时候祖母教你些其它东西,好吗?”又对紫萱,“你和驸马要照顾好你侄儿”
紫萱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母后放心,我们会留意襄弟的。"
太后欣慰地点头:"有你在,哀家就放心了。"
月光下,母女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母后,昆仑秘境的事,我想帮您!”
“女儿,我正有此意,等驸马他们忙完钱粮案,我教给你们,得后继有人啊!”
“你们的新知识,新科技多久可以变为现实?哀家也要了解了解”。
“母后,我准备把这些教习请入宫,特意为您和皇兄,百官介绍这些新知识,新科技。”
(http://moshangge.com/book/II45-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