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渊和司命一起下界的。珞渊看林生,眼睛都是红的,虽不过离开天宫不是很久,但是珞渊从神霄府立府至今,和元玴一直几乎是形影不离,一起修行的,这下子大帝历劫,他在府中想的尽是如何井井有条,秩序不乱,雷部安稳,不让大帝历劫有后顾之忧,而现在忽然看到大帝凡间这孤苦模样,便心酸心疼。
一伙人互相渗透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司命听了,茫然看天,算了,毁灭吧。
他对于大帝历劫这个事是非常的焦虑的,所以大帝的命簿基本无法下笔写,他想,怎么写都不对,你们都是神仙,你们来你们来,所以,王母给写出了个天残,他就想办法找补,至少让他遇到一个包容的爹,生在一个和睦的国。后面天尊的道道还没显出来,这桂宝又来改本本,直接把大帝的爹用大帝的兵给劈死了,行,好,你们都厉害,我还司什么命,找个凳子坐着看戏得了。
可事已至此,却又不能真的坐视不管。毕竟那叛国的罪名还挂着呢,若不弄个水落石出,林生日后该如何是好?命簿上原本的大框架早已写就,先是要在江国建立功勋、声名远扬,接着助力江国皇帝统一五国,最终成为权倾朝野的大丞相。司命不自信地拿出记载元玴历劫的小本子,再次仔细端详,顿时又觉头疼不已。此刻故事线的走向已然偏离正轨,若不平息桂宝引发的这场风波,林生的身份处境着实尴尬。
一伙子人施了个定时咒,然后大眼瞪小眼的互相对看着,桂宝看着换了衫的林生,直接道:“哪里有那么多的怎么办,元玴在哪,我在哪,我打仗为了找他,我行军是为了找他,什么襄国江国,与我而言不过枪一挑,剑一指。等下我上殿解释,若尊我,我平国难,若刁难,那就改了姓,换了名,带林生走。”
众人听着,理是这么个理,但是不能太过,都道凡间有凡间的规矩的。
“哼!规矩?不过是强者予弱者的枷锁!心有道,繁花自绽;心无道,规矩皆碍,立之即被人弃如敝履!”说罢,松了咒,周围行人又继续向皇宫前行。
司命带着白祁和九蕴在皇宫外的云头静静等候。因为元西帝君忽然现身,将他们几人拖出人群,只说道:“这是你们大帝自已的劫,且让他自行应对吧。” 元西帝君心中暗自思忖,至于桂宝,或许这也是一种历练吧。他微微淡笑,对着司命轻声说道:“他们不会有事,江国亦不会遭受灾祸,大帝必安然无恙。从此时起,大帝在人间的一切事宜,你只需如实记录就好,他自此便有了自已的劫数。” 司命恭敬地弯腰行礼,知晓元西帝君能够洞察一切,心中甚是欢喜,暗自庆幸终于无需再为大帝历劫之事忧心忡忡。他连连应道:“是,是,多谢帝君指点。” 说罢,眼睁睁看着元西帝君身姿飘逸地飘然而去。
司命望着元西帝君离去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白祁轻轻拍了拍司命的肩膀,安慰道:“既如此,我们便依帝君所言,静静看着就好。”
九蕴则好奇地望向皇宫,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真不知林生在这皇宫之中会有怎样的遭遇,希望他能顺利化解此劫。”
白祁斜睨一眼九蕴:“真想知道,求哥哥,明天给你回溯下。让哥哥给揪点叶片子熬个粥粥喝。”
九蕴听了立马跳到司命肩上:“你这货,明明不是如此心黑,总喜欢嘴巴子贱,总会有天,我把你毒哑了事。”然后对着白祁无所畏惧的耸肩的贱样绿得发亮。
皇宫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林生在众人那各异目光的注视下,深吸一口气,缓缓踏入那威严庄重得令人心生敬畏的殿堂。他的脚步虽略显沉重,但每一步都坚定有力,他的心中虽有忐忑不安,犹如小鹿乱撞,却眼神中透着无比的坚定,仿佛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桂宝昂首挺胸,小小的,但是却气势逼人。
殿堂之上,江国皇帝高高地端坐在那雕龙画凤的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得好似乌云密布,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下方众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大臣们分列两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时投来好奇、猜疑与审视的目光。
林生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动作规范而庄重,随后朗声道:“陛下,臣林生前来请罪。” 皇帝微微挑眉,哦了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问道:“林生,你何罪之有?” 林生再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然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言辞恳切,条理清晰。
桂宝在一旁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与支持,待林生说完,他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此事皆因我而起。林生乃我恩师的遗漏之子,当年我恩师遭仇人追杀,情况危急万分,他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深知自已和孩子都难以脱身,于是在绝望之中,他将孩子放置在山林间的边缘,只希望有缘人能拾得后,至少给孩子一线生机。我多年来寻人之事,天下皆知,而此人便是林生。我心中只有义兄,他在何方,我便落户何方,此乃我心中坚守的义。”
皇帝眉头微微一皱,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桂宝虽来自襄国,却武艺高强,若能将其招揽为江国所用,倒也是一大助力,说不定能在这乱世之中为江国增添一份强大的保障。
皇帝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桂宝,你所言之事,朕需细细斟酌。林生身世曲折,若真如你所说,倒也令人同情。然此事关乎两国局势,朕不可轻举妄动。”
皇帝深知,若接纳林生和桂宝,襄国那边定会借机生事,引发两国纷争。
“桂宝,朕听闻你在襄国颇有名气,武艺高强,若你愿为江国效力,朕自会给你和林生一个妥善安排。但你需知晓,江国的规矩不可破,你必须对江国忠心耿耿。” 皇帝目光紧紧锁住桂宝,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探寻诚意。
桂宝小小身子挺拔,毫不犹豫地回应道:“陛下,实不相瞒,当初在襄国担任将军之时,我便已向襄国的皇帝陛下坦诚相告我从军的缘由,只为寻找林生。襄国国君亦是明理之人,他深知我之心意,也被我的情义所打动,故而许诺,我若找到林生之后,无论他身处哪国,双方均免战百年,以全我等之义气。陛下,我这里还有襄国国君亲手所书的手书为证,若您同意,便签下这免战合约,我会立即去襄国回报。保江国和襄国百年无战事。此后,若陛下能信得过我,我定当为江国倾尽所能,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皇帝端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桂宝的陈述,他那深邃的眼眸微微眯起,狭长的缝隙中透露出的目光依旧带着审慎与探究。
沉默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庄重:“桂宝,朕细细观察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发现你确实颇具几分令人钦佩的侠义风范。那股子为了情义不顾一切的劲头,在这世间实属难得。既然你手中持有襄国国君的手书,朕信你。朕真心希望这免战百年的约定能够成为现实,让两国百姓免受战火的涂炭,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不仅是你我的心愿,更是天下苍生的福祉所在。”
言罢,皇帝轻轻抬手,那优雅而威严的手势仿佛带着无形的力量,示意身旁的侍从迅速取来笔墨纸砚。侍从们训练有素,立刻行动起来,不一会儿,便将那散发着墨香的文房四宝恭敬地摆放在皇帝面前。皇帝神情专注,眼神坚定,他拿起毛笔,在合约上郑重地签下自已的名字,每一笔都蕴含着对和平的期许与对国家未来的担当。那签名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洁白的纸张上闪耀着光芒,仿佛预示着两国关系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随后,皇帝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松,他双手捧着那墨迹未干的合约,缓缓走下台阶,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他来到桂宝面前,神色庄重地将合约递给桂宝,那眼神中饱含着信任与期待:“桂宝,朕现在命令你即刻启程返回襄国,将这份合约亲手递交到襄国国君手中。朕满怀期待地盼望着你早日归来,那时,你我便可共同商讨江国发展的宏图大业。朕相信,凭借你的能力与智慧,定能为江国带来新的生机与繁荣。”
(http://moshangge.com/book/AOGO-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moshangge.com